为全面提升康复服务专业化水平,由安徽省残疾人联合会主办的残疾儿童康复专业技术人员规范化培训班于2025年5月19日至29日成功举办。本次培训采用“5天线上理论+4天线下实操”的进阶模式,汇聚省内外20余位专家,围绕综合评估技术与言语语言障碍干预两大核心领域开展系统化训练,为全省近百名特教教师、康复治疗师注入专业新动能。
线上阶段聚焦评估体系构建,深度解析Peabody运动量表、孤独症筛查工具(M-CHAT/CARS)及感知运动等15项核心工具;线下实操在合肥基地开展,通过四大??槭嫡?/font>——言语游戏化干预(肖丽蕊/朱敏)、运动处方制定(洪永锋)、非标准化评估(张德凤)、感知运动融合课程(陈丽华团队),实现技能落地转化。
本次培训如同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通往康复评估的新视界,让我深刻领悟到“规范是康复的生命线,精准是干预的指南针。”
一、“标准化”评估思维
通过吕复莉主任对M-CHAT、ABC等量表的交叉验证教学,我意识到单一观察、评估的局限性。未来评估需坚持“专业工具+非标准化观察+多维度验证”三角互证,精准评估儿童能力水平,将评估数据转化为可执行的IEP目标计划,让康复训练真正“有据可依”。
二、“循证化”干预思维
从“我觉得”到“证据显示”:尹敏敏、朱敏等老师的构音治疗案例证明,盲目训练口肌不如精准定位音位错误。精进干预应严格遵循:评估定位障碍→选择EBP策略→动态监控,以人为本,融合AI技术和传统疗法,精准有效实施干预。
三、“融合式”协作思维
陈丽华、何厚儒团队的“七大感知领域教案”(前庭觉/本体觉等)启示我:康复不能“单打独斗”,亦不能唱“独角戏”。需联动物理治疗师(设计感知运动课程)、家长(家庭感觉餐单)、普教教师(课堂融合支持),构建以儿童为中心的“支持网络”。联动医疗、特教、家庭三维网络,综合评估,全面干预,全方位助力儿童的康复训练。
规范之下有温度,精准之中见生机??蹈吹闹占勘瓴皇墙谜毕?,而是打开表达的可能。未来,我愿做儿童与世界对话的桥梁——以规范评估为基石,以循证干预为具,以融合协作作网,助沉默的星辰发出自己的光芒。
(图文:郑美容 初审:丁大庆 终审:叶曙光)